随着毕业季节的靠近,走出社会的毕业生们即将面临租房的选择。5月7日,成都市房经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毕业季来临,成都开启了住房租赁市场专项整治第3期,揭开租房合同里的“猫腻”,提醒广大有租房需求的市民朋友,警惕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成都市房经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综合相关情况,目前租房市场中格式合同条款经常出现多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比如“短租”变“长租”,房东口头承诺住满1个月随时可以无责解约,但合同里面却没有明确租客的提前解约权。而“租金”变“押金”,名义上约定“押一付三”,但付款时间却要求“提前1个月支付下期租金”。此外还有“解约”变“违约”,如果消费者退租,企业或者个人将不会退还押金和剩余租金。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廖晓丽律师指出,近年来住房租赁合同纠纷处于高发期,与住房租赁企业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优势变相损害消费者权益不无关系,部分合同条款涉嫌多重违法违规。“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廖晓丽称《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不得利用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的规定亚星游戏平台。成都市房经协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需要提升合同审查意识,要求出租方提供完整合同文本,逐条查看合同内容,尤其要关注租金和押金的数额、支付方式、退还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提升合同审查意识,牢记“不看清楚不签字”原则,对不合理条款敢于说不。不要轻信业务员的口头承诺,口头承诺要书面写入合同补充条款。所有费用(租金、押金等)应支付到企业对公账户,并备注用途。拒绝现金交易或转账至个人账户,避免资金流向不明。推荐使用由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的《成都市房屋租赁合同(合同范本)》亚星游戏登陆。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平时需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当遭遇不公条款时,要积极向住建、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举报。”房经协工作人员称,消费者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